擬桃在教科書出版業做高中物理的編輯,做了一年半。

想想上一份工作,一年已經堪稱老鳥了,但現在在大公司工作,一年簡直菜逼八,擬桃一直覺得我好像昨天剛進公司的菜鳥。

回首這一年其實也是有一點成長的,現在就聽擬桃娓娓道來~

 

在擬桃進出版業以前,想像中的出版社大概像黑黑髒髒的工廠,一直印書印書印書。

擬桃的工作是文字編輯,面試時主管說工作性質是,拿到美編排版完的紙本稿件,在紙上作校對,老實說聽起來很無趣XD

擬桃原本以為我要應徵的編輯,工作性質比較類似美編那樣,需要用到專業的排版軟體

上班的樣子大概長這樣:

而且擬桃一直抱著期望是能加減學一些排版軟體操作技能,

沒想到.....真正工作後發現根本完全用不到任何專業軟體,平常上班的樣子是這樣:

連美編部門都在另一棟,平常只有送稿件會走過去,大概也只能瞄一眼,什麼屁都學不到,傷心。

除此以外,連書的生產流程也跟我想像的有落差,我想像的畫面就是一間工廠在印書,完全沒想過那些人要印什麼、印的東西怎麼來,果然還是太淺了對吧!XD

 

我們公司正常的生產流程(畫黃色的是我的工作):

  1. 作者交稿
  2. 文編審稿
  3. 插畫繪圖、打字人員打字、美編排版
  4. 文編第一次校對(逐字校對抓錯字)
  5. 另一個文編做第二次校對(一樣抓錯)
  6. 美編第一次修改
  7. 作者第一次校對、外審人員(通常也都是專業人士)協助審核
  8. 文編第三次校對(不看原稿,讀內容找出有問題的地方)
  9. 美編第二次修改
  10. 作者第二次校對
  11. 文編第四次校對
  12. 美編第三次修改
  13. 主管總審
  14. 書終於該死的可以印了

但這只是普遍的流程,若是課本就需要更嚴謹,做到第五次第六次校對都不意外...

還好我只是小菜鳥,不會碰到課本,不然同樣的書看第三次就差不多要吐了

後來跟同樣身在出版業的朋友小聊了一下,才知道我們公司的校對次數非常多,因為是做教科書的。

接下來就分別簡單解說一下囉!

 

1.作者交稿

我們的作者交進來的稿件多為手寫,但就算是電子稿一樣要審稿

審稿之前得先看作者的編寫方向跟我們要她寫的內容有沒有相符,總不能我們要她寫物理題她寫數學題吧!這是誇飾但大概是這樣。

每一本書每年都有可能會修訂,修訂都會有指定的修訂方向

比如今年抽換某些指定題目,比如明年決定整本的花邊插圖等等要重畫一批新的,諸如此類

有些作者可能只要有空就會卯起來修,要他小修換個五題就好,他偏偏給你換個20題

好喔我們沒那個美國時間幫你處理20題,就得花點時間跟老師溝通只換其中5題。

 

2.文編審稿

審稿呢~~~  就是要告訴美編哪裡要排成什麼樣子等等的標示。

比如 v、s、c...等英文字,在手寫來講,不好區分大小寫,所以我們必須標示要大寫還是小寫,打字人員才知道要打什麼

比如為了美觀會在特定地方加上空格,中、英文之間一定空一格,數字與英文單位間空一格,英文若不是單位則與數字不空格

(例如: 5m 跟 5 m 的差異,應該看的出來後者 5 跟 m 之間有空一格吧?  前者表示"5倍的m",後者表示"5公尺")

又比如一些標準字,例如臺灣的臺一定是用筆畫多的"臺"不用"台"、分布的布一定用"布"不用"佈"

列舉三項就好,規則多到老實說我不知道該怎麼整理

 

3.插畫繪圖、打字人員打字、美編排版

參考書麻~ 肯定是圖文並茂的,不像小說都是字

所以審稿完送進去製作時,要把圖發給插畫組去畫,把字發給打字人員打字

圖跟字分別處理好後,交由美編排版

你可能會想說打字跟排版幹嘛要分開,邊打邊排就好啦~

你想喔~你看著稿件在打字,完全不看螢幕,是不是快很多?

你再想喔~當你一本書可能有500頁、1000頁,可能光排版就要花掉一個人一個月的時間,誰有美國時間去打字?

分工處理,你覺得會是把一本500頁的書拆成1人做10頁快,還是拆成有人打字有人排版快?

不要以為排版很簡單,當字+圖超過一頁的量,但你只有一頁可以排時怎麼排,當字+圖只有半頁的量,但你必須塞滿一頁又要怎麼排?

工作當然是越簡化越好,這概念應該是叫機會成本XD

 

4.文編校對(至少三次,每一次的校對重點都不一樣)

第一次→逐字校對

先看看這張圖:

有發現字的順序跟你理解的意思可能不一樣嗎?XD

沒錯!漢字的順序不影響閱讀,所以還是可能會發生三個人看過一份稿件還是沒看到錯字。

所以第一次校對非常重要,要一個字一個字確認字沒有錯字。

第二次校對是由另外一個文編做逐字校,跟第一次校對一樣,就不贅述了。

第三次校對→不看原稿,讀內容,確認文句通順、版面格式正確、圖上畫的東西跟文字內容相符、對應的地方都有對應到(例如頁碼跟目次頁的對應、書末解答篇跟題目的對應...等等)

 

你說,經過這麼多次的校對肯定都能做好?

不知各位在國民義務教育期間,用過的課本、講義有沒有錯字?

老實說錯字真的是難免,想我在學時期簡直是以找出講義的錯字為樂,哈

但真的做到編輯的工作樂趣就不見了,只要漏掉一個錯誤就會被檢討QQ (當然前提是有被抓到XD)

 

當內容都能正確無誤後,編輯這個工作還能進一步追求閱讀的舒適度

比如圖跟文要怎麼搭配,才不會顯得太擠?

比如你有一頁半的內容,但這些內容必須塞在同一頁,要如何取捨內容(通常是得請作者刪改啦,但你可以提出你的想法)

做了一年多的小菜鳥,擬桃覺得這個工作,好可以更好再更好再更好,無限次方一直堆疊

因為一本書如何呈現,沒有正確答案。

 

在這份工作上,擬桃學到的不只是排版的經驗,還有很多與人合作的技巧

一間公司都是團隊作戰的,像我必須去溝通交流的對象有插畫、美編、作者

插畫及美編通常是我說怎麼做他們就該怎麼做,但我不喜歡這樣

所以不管是插畫、美編或作者,若是沒有固定作法的部分,或者照著固定作法,呈現出來的成果去不如預期時

擬桃喜歡先想"可以怎麼做",而且不只想一種方式,想出至少兩種方式,再提出來討論

先不論提出的方法好不好,至少能讓人感覺你有用心在看待這件事

對方也會用心看待你的想法,再提出自己的意見做交流討論,這些交流經驗都是很寶貴的。

 

進了出版業之後,擬桃才知道一本書要出版,得砍掉好多好多的樹~~

擬桃是念森林系的,當我有一天心血來潮計算了一本書從作者交稿到可以印刷,得花掉多少資源後,我突然開始懂得珍惜書

大概算了一下,作者交稿後得印成三份,一份給作者留存,一份審稿、一份審圖

美編排版完會印出一份讓文編校對,校對完送進去修改後會再印一份新的

接著會再印成三份,一份寄給作者校對,一份寄給另一個老師審核、一份留著等老師們校對完,把要修改的地方寫在上面

美編修改完後會再印出一份最新的,文編校對完,若還有要修改的地方,美編修改完會在印出一份

所以阿~~~~,依照正常流程估算,一本書要出產,得印出10倍的紙張

雖然成書之後可能賣個幾千本幾萬本,10本的數量實在微不足道

但因為一開始預期只需要用掉1本的紙張量,所以算完發現要浪費掉10本書的時候

瞬間覺得書應該要好好保存,知識是無價的

所以擬桃的藏書都買了書套裝起來

 

最後說說擬桃為什麼心血來潮打了這篇文。

最近有個朋友去面試新工作,他說他所有的資訊都是問估狗大神,包含面試可能會問什麼問題,所以擬桃想說也來回想一下面試時被問到什麼,造福人群。

但.....老實說一年前的事,而且面試完就放鬆了,就像考試一樣,根本不會記得曾經考了什麼考題XDDDD

擬桃只記得我帶了一本作品去,那是大學的時候老師派的作業,要我們調查某間學校的植物分布,並寫處每一種植物的介紹,做成一本該學校的植物名錄。

老實說用word排版的,我到現在還是覺得word能排出那樣的東西,最後印成書的時候只有一點點跑版已經很厲害了,哈。

我只記得我在面試時有問,我帶那本作品集對我的面是有幫助嗎?

他說:當然有啊!可以看出你對排版有概念。

擬桃最後面試成功了,所以看來攜帶作品是很重要的。

如果你沒有作品怎麼辦呢?

擬桃當時的履歷表參考網路的範例,做了兩張A4

第一張A4是履歷表,表格的安排根據內容做了適當的調整

第二章A4是自傳,分成四段,且每一段都加上一個小標題,簡要表明那一段的內容,且小標題加粗,字體也稍微比較大

我相信主管可以從自傳中看得出我對排版有概念,而且看的出來用心做,錄取率大大的增加了!

若你有興趣加入出版業,希望這些介紹及心得有幫到你

 

 

arrow
arrow

    森舞靈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